日本长期通货紧缩的形成机理与政策警示
分类号:F823.13
【部门】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摘要】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通货紧缩,其政策根源在于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长期大规模公共投资。长期大规模公共投资导致日本巨额国债负担,巨额国债积累与老龄化背景下的高额养老金支出引发严重的财政赤字,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继续大举国债。长期的经济低迷、民间投资不足和零利率政策,诱使大量银行资本和保险资金流入国债市场,并逐渐形成两种脱离实体经济的资本循环。民间储蓄、金融资本与国债市场之间的货币循环流动,引发实体经济中货币流量减少,物价下降,并最终形成长期通货紧缩。日本长期通货紧缩是民间投资不足的背景下政府大力压缩公共投资而引起的供求失衡的货币表象。
【关键词】通货紧缩 公共投资 公共债务 安倍经济学 超量化宽松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编日本史”(13&ZD106)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日本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