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是否促进了分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分类号:F812.42;F832.51
【部门】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了"营改增"改革促进专业化分工的两种可能。首先,利用企业经营范围的变化,我们发现部分制造业企业由原来自给自足提供生产性服务变为对外经营该业务,其营业收入也相应增加。其次,部分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在改革后明显上升,说明这些企业获得了来自制造业企业更多的业务外包,这也是专业化分工的体现。对不同类型"营改增"行业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机制,我们也通过检验实际税负的变化排除了企业混业经营(避税)的动机,安慰剂检验的结果也证实经营范围的变化的确是"营改增"改革的结果。
【关键词】营改增 专业化分工 经营范围
【基金】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与长期增长); 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工作室”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管理世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