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及其测度
2016-08-26分类号:F842.66
【部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提出,为传统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应对提供创新思路,因此,其可测性及测度机理必是问题重点。在整合灾害周期性理论、自然灾害链前提下,借鉴PAR(压力—释放理论)将社会脆弱性引入农业自然灾害应对过程,并基于管理模式构建农业客体、农业环境、农业主体三维子系统指标体系并作综合评价。利用因子分析及熵权法对宏观涉农数据进行实证处理,测算出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呈逐年递减,且各子系统趋势相对平稳且一致。此项研究为农业承灾系统及子系统的相互传导提供部分有效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
【关键词】PAR模型 社会脆弱性 灾害链 农业自然灾害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编号:12AGL008); 教育部规划项目(编号:12YJA790149); 贵州省2013年度社科规划青年项目(编号:13GZQN16);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编号:CYB14060)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