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汇率沟通的有效性及作用渠道研究
2016-02-20分类号:F832.6
【部门】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摘要】本文构建了包含了人民币汇率预期、汇率沟通和实际干预变量的实证模型,运用EGARCH模型考察了我国央行汇率沟通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汇率沟通对人民币汇率的水平变动产生了合意的影响,并且增加了汇率的波动性。并且,央行沟通效应在2010年汇改重启后更强,在统计上更显著。进一步,本文通过在模型中分别引入人民币错位程度、汇率波动性与汇率沟通的交乘项,检验了汇率沟通的作用渠道,结果表明央行汇率沟通是基于协调渠道而不是信号渠道来发挥效力的。这意味着央行在汇率沟通时可进行政策立场的重述,而不一定释放新的政策信息。
【关键词】汇率沟通 人民币汇率 信号渠道 协作渠道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美货币政策背离视角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趋势,特征及升值空间研究”(项目号:11CJY100);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与汇率动态性——基于新兴经济体的研究”(项目号:DUT14RW113)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