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市场干预的非对称偏好研究
2016-05-01分类号:F832.6
【部门】东北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运用非对称损失函数,估计了1994年1月到2014年12月及以1998年12月、2005年7月和2010年6月为分界点的四个子样本时期内中国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非对称偏好。估计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在整个样本期间内并没有进行显著的非对称干预,但在第一个子样本期存在"害怕贬值"的非对称干预偏好,在后三个子样本期表现出"害怕升值"的非对称干预偏好。其中,在第二个子样本期,中央银行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进行了显著的非对称干预;在第三个子样本期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进行了显著的非对称干预;在第四个子样本期,虽然仍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进行非对称干预,但程度大幅度降低,说明中国汇率市场化程度已有很大...
【关键词】非对称 外汇市场干预 名义汇率 名义有效汇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地区城市低碳化转型的政策模拟研究”(项目编号:41171447),项目负责人:李秀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区域政策评价与优化研究”(项目编号:09YJA790031),项目负责人:李秀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货币政策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4ZZ2109),项目负责人:王艳真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探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