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及其途径

2016-05-15分类号:G641

【作者】王玥  
【部门】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荣辱,是社会对个人是否履行一定社会义务所做的褒扬或谴责的社会评价。荣,会带给个人自我肯定的心理体验及情感满足;辱,则带给个人否定的心理体验及羞耻感。大学生的荣辱观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途和命运。通过对荣辱观内涵、大学生荣辱观现状的分析发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良好,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归属感,他们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崇尚公益、乐于奉献,知法守法、理智健康,但同时,大学生中也有一部分人出现重个人、轻集体,轻视劳动,缺乏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等负面倾向。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加强师德建设、课堂教学建设、社会实践、外部环境建设和制度建设,希望为大学生...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学生  高等学校  人生观  思想道德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与高等学校社会科学联合会合作课题(lslgslhl-060)
【所属期刊栏目】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