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学理反思与可能生长点
2016-10-25分类号:G521
【部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政策和媒体话语,留守儿童研究需要寻找一些新的可能生长点,如研究要反思"农村留守儿童是怎么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谁才是农村留守儿童"等前提性问题。同时,目前在留守儿童基本状况的信息上还缺乏大数据的支撑,亟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大数据的动态监测机制和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发布平台。此外,跟踪研究行动可以获得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发展状况的长期影响,有利于突破传统研究框架的限制,生成新的问题意识和知识,只是跟踪研究有难控性特征,要足够重视一些注意事项。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前提性问题 监测机制 跟踪研究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研究”(2014B4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研究”(2014M550160);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吉林省农村教育发展道路研究”(1605001)的部分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