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改革对农信社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2016-04-26分类号:F832.35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利用2008—2013年陕西省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农信社产权改革对其资本充足率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资本充足率平均提升程度较低(仅为0.3%),主要受技术人才与业务品种等因素限制,导致农信社改革在不良贷款管理等技术层面的改善作用尚未完全体现;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本充足率提升程度差异较大,关中地区较高(7.9%),主要体现在资本积累与信用风险等方面,表明资产规模与不良贷款率等个体特征是影响各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强化信贷管理、优化资本质量、推进产权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对提高资本充足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权改革 农信社 资本充足率 区域差异
【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编号:IRT117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71573210);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5D03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14RWZD01;编号:Z10902151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编号:Z109021405)的资助与支持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