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村镇银行发展的理论增益和现实差距
2016-02-10分类号:F832.35;F832.5
【部门】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荆门市中心支行
【摘要】村镇银行是国家引导和吸收民间资本,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制度尝试,是普惠金融和三农服务的"原子"单位。理论上,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激发金融主体活力,通过定价自主、市场细分可以进一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对于资产规模小、资金来源窄、收入渠道少的村镇银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现实反映,村镇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快速推进期,出现了诸如负债成本升高、业务风险加大、盈利收入减少等发展困境。本文以荆门市5家村镇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利率市场化对村镇银行发展的理论增益和现实差距,认为村镇银行未来在增强自身内控能力,发展多元业务的基础上,应该选择合作金融发展之路。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村镇银行 合作金融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武汉金融
文献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