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重启:历史镜鉴、现实问题与对策
2016-11-16分类号:F832.51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摘要】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债转股由政府主导,在降低企业负债率、改善银行资产质量、推动企业和银行改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政策不完善、股权退出渠道不通畅、风险集中于政府等不足之处。2016年债转股重启,这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加快"去杠杆"进程,解决企业财务负担过重、银行不良资产上升等问题。重启债转股,需要加强债转股政策与现有法律的衔接、筛选合适的目标企业、防范道德风险以及债转股对银行的不良影响。为有序推进新一轮债转股,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导向,完善法律法规和配套机制建设,对不同类型的高负债企业区别情况、分别施策,拓宽债转股的退出渠道,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中的作用...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杠杆 债转股 不良资产处置 道德风险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开放与变革条件下我国银行与信托风险的测度与管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4BJY185)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南方金融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