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合作模式
2016-07-15分类号:F832.35
【部门】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于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在农村金融领域,不仅要求金融供给主体在数量上有增加,而且应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农村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的互补性使得合作成为实现要素最优配置的一种方法。合作模式的稳定性对双方经营决策有决定性作用,从数理角度构建适合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和正规金融机构合作的模型,并得到保持稳定合作所要求的条件,最后以收集到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年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信贷量相差悬殊的省份适合寄生合作模式,而二者实力相当的省份则适合依赖成长的对称互利合作模式;寄生模式是过渡性的,而依赖成长对称互利模式能够使合作的总体效应增加。
【关键词】农村非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 供给侧改革 对称互利合作
【基金】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系统协同视角下农村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对接路径的研究”(CR1509);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协同视角下四川普惠性农村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创新研究”(16SA0009)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