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转贷模式述评——以贵州及桂西农村金融项目为例
2016-01-10分类号:F832.43;F224
【部门】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摘要】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长期未能得到满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非常普遍,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农村金融项目信贷资金的引入为缓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贵州及桂西项目资金转贷的运作流程来看,资金到达最终目标群体(中低收入农户)的路径有以下4种:财政转贷模式、农信社转贷模式、妇联转贷模式以及村级发展基金试验模式。在制度、机制、利率、定位4种模式方面各有其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它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 农村金融 转贷模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效应研究”(71563050); 新疆财经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3BS022),以及新疆财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2015XTD001)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农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