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我国能源期货市场极端风险形成机制——基于金融化视角的分析

2016-04-01分类号:F764.1;F724.5

【作者】朱波  牛锋  邵华明  
【部门】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  
【摘要】本文使用极值理论确定能源期货标准化收益率的尾部阈值,基于投机行为和市场联动效应视角考察了金融化对我国能源期货市场极端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的正(负)向冲击会导致国内能源期货价格极端上涨(下跌)的概率增加;在市场剧烈波动时期,国内金融市场会对能源期货市场左尾极端风险产生影响,而国际黄金价格冲击则会导致其右尾出现极端变动;投机行为会增加能源期货市场价格极端上涨的概率,但对价格极端下跌的影响却不显著。我国应进一步完善能源期货品种结构,加强对过度投机行为的监管,切实维护市场的稳定。
【关键词】能源期货市场  极端风险  形成机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宏观审慎管理时代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研究”(项目编号:71103146); 西南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5年年度培育项目“基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网络关联结构的系统性风险研究”(项目编号:JBK150928); 博士生课题“基于EVT-Copula的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研究”(JBK1507031)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