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升了城镇化水平吗
2016-11-01分类号:F719;F424;F299.21
【部门】广西大学商学院 梧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产业协同集聚已成为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理论梳理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不仅直接影响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而且关联影响空间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但这些影响存在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进一步借助动态空间面板滞后模型发现:虽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整体上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但协同集聚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具体来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效果最为突出,对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作用则明显降低,而对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已由正转负,这意味着各大城市"双轮驱动"战略的实施应结合其地区差异而有所侧重。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同集聚 城镇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的态度测量与机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71163004);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壮族歌场文化传承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6BMZ072);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北部湾城市群休闲产业融合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YCBZ2015019)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