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016-04-23分类号:F321.42;F323.8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
【摘要】农民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具有益贫性的显著特征,这使其能够成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理想载体。农民合作社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在于普通农户无股权,使合作社与普通农户之间难以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整合国家财政扶贫资源与合作社进行对接,再吸纳贫困农户的自有资源,一方面有助于依托合作社推动建立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合作金融扶贫与农业科技扶贫相结合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贫困农户在合作社中的股权份额,改善合作社的产权构成,使贫困农户能够更好地参与合作组织并逐步提升合作自治能力,推动合作社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走上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 精准扶贫 协同机制 利益联结 合作自治
【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与‘和谐陕西’建设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研究”(编号:2015G002); 杨凌示范区软科学项目“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与‘富裕杨凌’建设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研究”(编号:2014RKX-02); 2015年(第二批)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