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地人居环境感知评价研究——以湖南省紫鹊界梯田为例
2016-11-29分类号:F323.211;F592.7
【部门】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型的遗产类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紫鹊界梯田为例,根据人居环境的概念内涵,将农业文化遗产地人居环境系统分为3个子系统,即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人工支撑环境,并构建了9个要素层和37个指标层的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对紫鹊界梯田人居环境的可感知性为0.79,属于较好水平,但3个子系统的可感知性存在较大差别,感知度最高的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达到了较好水平,其次是社会文化环境系统,总体感知水平一般,人工支撑环境系统可感知性最低,部分项目可感知性达到较差级别。根据人居环境感知结果,提出了若干对策,研究结果将为案例区和其他类似文化遗产地的人居环境建...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 人居环境 感知评价 紫鹊界梯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自组织机理及调控路径研究:以湖南省为例”(415711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型期旅游驱动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机制与调控路径研究”(41501191);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自组织机理及建设途径研究”(15YBA047)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