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逆市场化的逻辑:观念的局限与体制的制约
2016-07-18分类号:F323.7
【部门】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近十年来,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日益逆市场化,并最终固化为以政府定价为核心。这种逆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在短期内增强粮食产能和助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在中长期内导致中国粮食生产、流通、进口、库存、加工、消费的全面扭曲。文章着重从观念和体制角度,探讨了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逆市场化的内在逻辑:观念的局限主要在于不信任市场,对粮食供求形势过分紧张,过度强调粮食总产量,而静态化思维、历史记忆、惯性判断及前期经验又强化了以上观念;体制的制约主要在于独大且难以监控的单一政府储备主体与叠床架屋的涉粮行政管理体制。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逆市场化,源于落伍的观念与体制的制约之间的相互强化,因而,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
【关键词】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政府定价 逆市场化 静态化思维 封闭化思维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粮食安全目标下市场起决定作用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研究”(14ZDA03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网络视角的家庭农场演化机制研究”(14BJY131); 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4000026833ZS07)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