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抑或公历?数据形式对数理分析结果的影响——以清代中后期直隶小麦市场整合分析为例
分类号:F323.7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清代粮食问题研究中,绝大多数学者所使用的粮价数据是经过农历天数加权平均处理后的公历形式。从理论上讲,这种公历化处理方式存在破坏数据原貌特征的可能,进而会影响相关数理分析。本文选用《清代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中的直隶小麦价格农历形式数据,对清代中后期直隶小麦价格进行个案分析:一方面,对农历数据和公历化处理数据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借鉴薛华(C.H.SHiue)和凯勒(W.Keller)使用的协整分析法,对小麦市场整合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使用农历天数加权平均处理后的公历化数据与原始农历数据的数理分析结果差异较大,公历化数据处理方式会造成计量结论的非系统性偏误。
【关键词】清代 直隶 小麦价格 数据形式 市场整合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粮食生产与价格波动的影响”(批准号:13CJL008);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北京地区粮价波动与社会应对”(批准号:12LSC014)阶段性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