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农民工性别工资差异及其成因的解释——歧视的贡献到底有多大

2016-06-23分类号:F323.6;F249.24

【作者】蒯鹏州  张丽丽  
【部门】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摘要】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群体的供求关系和工资决定机制也随之调整。本文利用2013年进城务工人员生存状况调查数据识别农民工群体性别特征差异,构建了农民工工资决定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对性别工资差异进行了Oaxaca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性别工资差异与"女子不如男"的传统思想、企业对女性家庭和工作冲突的担忧、女性工作时间和培训参与率绝对水平偏低及社交网络特征的性别差异有关。但女性的工作时间和培训参与率的回报率显著高于男性,如能在工作时间和培训参与率上与男性持平,企业担忧对性别工资差异的贡献将被抵消。换言之,新的工资决定机制下,歧视对农民工工资差异的贡献趋于减少。
【关键词】农民工性别  特征  工资差异  参与率  回报率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4CJL039);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3JGC075);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编号:AAA13005)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