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行能力的失地农民市民化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6-10-11分类号:F323.6
【部门】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从森的可行能力视角探讨了失地农民市民化发展的能力属性,进而构建包含多维可行能力的失地农民市民化测度体系及其影响因素的SEM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苏南地区482户失地农民调查样本作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样本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程度总体处于偏低水平,其中经济能力和发展能力不足的瓶颈效应尤为突出;农民个体人力资本、征地补偿、社区扶持和公共服务等因素对提升失地农民市民化能力具有积极意义,而人力资本变量发挥了部分正向中介效应。
【关键词】可行能力 失地农民 市民化测度 SEM模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户劳动供给决策与就业发展研究”(12CGL074);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长三角地区农户兼业行为及其彻底离农化对策研究”(10YJA790016);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项目“基于森的可行能力视角下失地农民市民化程度统计评价与对策研究”(2014LY071); 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项目; 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