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中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评价方法研究——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
2016-10-15分类号:F301.24
【部门】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
【摘要】作为连接资源环境要素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桥梁,资源环境承载力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学术和行政的重视。在总结土地利用规划中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融合社会经济条件、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设计了基于空间尺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并以泸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践。研究发现泸州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以下分布特点:(1)在社会经济格局、资源格局和环境格局的共同影响下,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基本格局;(2)受交通线路和水系的影响,表现出带状分布特征;(3)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市中心建设用地开发的承载力不高。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意义上证明了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开展基于空间尺度量化式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必要性...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 土地利用规划 空间化 内涵与评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25); 四川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2014097);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14ZB0023)
【所属期刊栏目】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