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非农化视角下地票交易供给侧的激励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
2016-10-15分类号:F321.1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东营市国土资源局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农地非农化模型,从农户与区县政府两个层面,考察指标供给侧的激励机制及空间效应,以期为地票交易供给侧激励效率的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法和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空间上的"指标漂移"受到区域差异的影响,导致农户和区县政府层面上空间激励低效的问题。研究结论:(1)在农户层面,地票增值收益的返还,忽视了宅基地资源价值的空间差异,造成了宅基地退出的空间低效和耕地保护效果的大打折扣;(2)区县政府层面,地票需求者和供给者的双重身份,指标漂移过程中发展权的损失使其缺乏持续供给地票的积极性。(3)供给侧激励的改善需结合地票增值收益的形成和宅基地区位、功能差异,把握地票供给决策的影响因素,形成...
【关键词】土地经济 地票制度 农地非农化 激励机制 空间效应 重庆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0900206296); 中国不动产市场研究中心开放课题(20160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土地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