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农地调整的效率逻辑及其制度变革启示——以湖北沙洋县农地调整实践为例

2016-09-25分类号:F321.1

【作者】王海娟  
【部门】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摘要】由于分散细碎的地权无法有效整合,农地利用存在"反公地悲剧",突出表现为公共品供给困境及农地细碎化问题。湖北沙洋县通过农地调整制度创新,将分散的农民个体组织起来形成集体行动,按照"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决策原则有效整合细碎化地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地利用的"反公地悲剧"问题。这表明农地调整具有协调农民利益关系促进农地利用的效率功能,这源于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基础及其产权整合的制度优势。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土地分散承包的弊端日益凸显,集体所有制的产权整合功能更为重要。当前的农地制度改革应赋予集体经济组织一定的农地调整权利,回应农民的诉求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地制度  农地调整  效率逻辑  反公地悲剧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研究”(14JID030);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论文奖学金项目“统分结合:农地制度的结构及其功能”;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研究”(HUST:cx15-073)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