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其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基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实证研究
2016-03-05分类号:F320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30个省(市、区)1998-2011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核算,并基于此以累积农业相对全要素生产率为指标,利用核密度和条件密度估计方法,系统考察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非均衡性空间特征比较明显。基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的差异可将30个省(市、区)划分为"高速组""快速组""慢速组"与"零速组"四类地区。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并且增长分布形状以"单峰"分布为主,但"双峰"分布趋势开始显现。其中,东部地区出现"三极"分化现象;中部地区逐渐由"单峰"分布变成"双峰"分布;...
【关键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动态演进 核密度 条件密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构调整、比较优势与动态演进”(71273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71473100);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华中农业大学自主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结构调整、比较优势与生产率增长”(2012YQ003); 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项目“湖北省生产率研究”(2011RC)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