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能力、产业特性与公私合作(PPP)治理机制
2016-07-10分类号:F283
【部门】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公私合作(PPP)治理机制的选择应与一定的制度能力、产业特性相匹配,而衡量产业特性的主要指标是交易成本和自然垄断性。制度能力越低、交易成本越高、自然垄断性越强,PPP越应采取接近一体化的治理机制;反之,则应采取接近市场化的治理机制。尽管适宜的治理机制能够实现一定制度能力与产业特性条件下的绩效最大化,但这只是一种约束条件下的次优选择。提升制度能力,降低宏、微观交易成本,进而通过匹配市场化的治理机制发挥市场降低生产成本的激励功能,才有可能实现PPP绩效的最优结果。健全PPP法律体系、完善规制体制与市场机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可以为提高PPP运行绩效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制度能力 产业特性 交易成本 自然垄断 公私合作(PPP) 治理机制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BJL040
【所属期刊栏目】商业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