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走出去”企业的最优融资模式选择——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
2016-08-25分类号:F275;F279.2;F125
【部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金融40人论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摘要】我国"走出去"企业具有显著的债权融资偏好,过度"杠杆化"运营累积了极高的信用风险。本文建立信息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了企业拥有关于项目风险的私有信息时,能够最大化企业期望利润的均衡债务水平以及能够最大化社会福利的社会最优债务水平,并以此探讨企业过度债务依赖行为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项目风险越大,或东道国风险越大,或者税率较高,都会导致企业过度债务依赖现象越严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针对"走出去"企业的过度"杠杆化"现象,为我国金融支持"一带一路"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 过度债务依赖 对外直接投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3026和7167304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JL027);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招标课题(08JJD84019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团队(CXTD7-05); 协同创新项目(201502YY002B);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15XNLG05)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