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审计目的思想及其启示
2016-12-10分类号:F239.4
【部门】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民国时期吴应图、沈立人、潘序伦、张辑颜等学者对审计目的这一审计基本范畴进行了探讨,认为审计目的主要围绕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等三个层面。一些学者提出审计目的因时因地而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审计主要目的变化的两大因素,即社会需求和审计能力。民国时期审计目的思想对当代的启示:一是我们在学习西方审计理论和审计文化时,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二是要抓审计主要目的又要兼顾审计次要目的;三是重视审计目的在空间上的差异性,不能用一套审计准则审查所有的企业。
【关键词】民国 审计目的 审计思想
【基金】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YJC790161)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财会通讯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