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调整如何助推区域协同发展?——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分类号:F127
【部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在我国现行体制下,行政区划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行政区划刚性约束下的跨界公共事务治理困境以及"行政区经济"现象泛滥。从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行政区划整合对区域协同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为解决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区域公共服务落差过大等问题。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都市区,京津冀地区虽然具有明显的大都市区特点,但由于京津两个超大城市均为广域市制,目前都还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还没有达到规模效应外溢的阶段。因此,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不宜贸然调整行政区划,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应主要通过促进地方政府合作,以及构建多功能大行政区等准行政区划手段,着力突破区划壁垒对区域协同发展的阻隔。
【关键词】区域协同 行政区划 京津冀 大都市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区域政策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ZD017); 韩国高等财团亚洲中心项目“城市空间生态与突发群体性事件的生成”(项目编号:AS1521)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