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差异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基于可变规模报酬假设的实证研究
2016-10-01分类号:F129.9;F299.2
【部门】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大学
【摘要】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在不完全竞争框架内用技术创新、递增报酬、运输成本以及这些因素的消长解释区域发展差异。我们针对2014年中国270个地级城市非农产业生产活动的规模报酬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的经济计量研究表明:(1)城市劳动产出弹性与城市技术水平或创新能力正向关联;(2)资本产出弹性与人口密度正向关联,与运输成本负向关联;(3)270个地级城市中有267个城市的规模弹性值大于1,表明中国城市和区域非农产业经济活动具有典型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4)中国城市和区域非农产业经济活动的规模报酬依东、中、东北和西部顺序梯度递减,这为杨开忠(2001)解释中国四大经济地带发展差异的"西...
【关键词】城市经济 区域发展差异 规模报酬 新经济地理学 新增长理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政策设计研究”(71473012),项目负责人:刘安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都市圈区域一体化下的区域补偿理论与政策研究”(71373294),项目负责人:姜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环境友好的产业转移理论和政策研究”(14YJA790030),项目负责人:刘安国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探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