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压力型体制中嵌入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机制
分类号:F206
【部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基础社科部
【摘要】强制性节能减排是应对能源环境问题的正式制度安排,在"十一五"规划后期因考核"大限"、"大棒"尤其受到地方政府重视,并在新时期得以发展完善。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压力型体制被移植到节能减排领域并实现政治激励上自我强化,它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经过目标决策、分解、集体行动及评价考核四阶段,辅之以问责和"一票否决"。压力型体制与市场化机制之间张力愈加明显,激励不相容、选择性实施、形式参与弊端不容忽视,短期与长期制度绩效相悖。在压力型体制中嵌入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机制要求短期内坚持目标责任制,以产权和市场激励各类企业实质参与,长期是走民主合作的新能源道路。
【关键词】压力型体制 目标责任制 选择性实施 产权激励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能源发展转型战略与法律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3AFX025);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中阿新能源合作法律风险评估与防控研究”(项目编号:17NDJC055YB)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献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