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沪港通”实现了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初衷吗?——基于多重结构断点和t-Copula-aDCC-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

2016-11-12分类号:F224;F832.51

【作者】方艳  贺学会  刘凌  曹亚晖  
【部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在同时考虑市场间动态"非线性"的互联互通性和联动进程中存在的突变性基础上,运用t-Copula更好地捕捉了金融市场之间非对称的尾部相依性的特征;通过tCopula-a DCC-GaRCH模型分析框架,对"沪港通"开启前后沪、深、港、美市场间的联动效应及相应断点进行深入、细致地实证分析,以此来探讨"沪港通"是否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分析结果表明:(1)沪、深、港、美市场间确实一直存在动态相依性,并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其相依性逐渐增强。(2)"沪港通"的开启并未如预期那样在统计上明显增强沪、深、港、美市场间的互联互通性。(3)四市间的相依结构在整个股市发展历程中并不是始终保持一致性的...
【关键词】非线性相依结构  Copula函数  aDCC-GARCH模型  BP检验  多重结构断点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1150135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5ZDA058);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项目号:14PJ140410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5YJA790039);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项目号:15ZZ090); 上海市“085”重大攻关项目(项目号:Z085-1410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