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论具有人格利益财产的民法保护

2016-07-15分类号:D923

【作者】张敏  康源弘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对合法权益的侵害一般分为两种,即财产损害与非财产损害。财产损害与非财产损害的分类看似泾渭分明,但仍然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同时拥有物质性与精神性二重属性,是否承认这一类财产并对其进行保护,便是模糊两类损害界限的一个典型法律问题。综合考虑判断是否具有人格利益的相关因素,具有人格利益财产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够象征特定人人格的财产,其人格利益源自于财产与特定人的紧密联系,表现为财产能够展现特定人的某一特质或者权利人与特定人的关系;另一类则是蕴含权利人情感的财产,其中的人格利益则源自于权利人对财产本身的感情。
【关键词】具有人格利益财产  非财产损害赔偿  法律保护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820003)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