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保”标准到“家庭运行标准”——社会救助制度的革新与设计
2016-04-15分类号:D632.1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构建于"绝对贫困"理念基础之上的"低保"标准具有保障不足和就业激励不足的内在缺陷。为解决较低的"低保"标准与贫困居民较高支出的矛盾,我国制定了"低保"制度的配套制度,形成"低保"制度的"高含金量"。"低保"户和低收入户之间存在差异非常大的福利区域,引发"低保"户对低保制度的福利依赖,形成"隐性就业"和"显性失业"现象。作者在分析"低保"标准固有缺陷的基础上,设计新的保障标准,即"家庭运行标准",探讨其内容和测算方法,并提出保障该标准运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低保”标准 “家庭运行标准” 社会救助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数据背景下我国老年长期照护分级机制及其动态系统均衡研究”(项目编号:15BGL150)的中间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经济探讨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