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道德人格——论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
2016-10-10分类号:B82-0
【部门】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本文尝试从人格的概念入手,来理解涂尔干道德教育的意图和实践。在涂尔干看来,现代社会危机的重要面向正是虚假的抽象理性和原子化个体对社会的疏离。但另一方面,试图抹消人格、强行赋予个人某种"整体性",也会造成狂热和集权。只有调和人格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令前者将后者纳入自身,超越主观抽象和任意,才能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机结合。而学校教育正是旨在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使人尊重权威、亲爱朋友、拥有理性,从而与集体的道德生活相统一。
【关键词】人格 集体表现 纪律 依恋 理性
【基金】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创新团队项目(2014CXTD03);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ZFG84003)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