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催产方法及幼虫培养条件

2015-12-09分类号:S917.4

【作者】郑言鑫  杨爱国  吴彪  孙秀俊  周丽青  李东明  董迎辉  
【部门】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万里学院  
【摘要】为探究江珧亲贝的最佳催产方法及减少工厂化育苗过程中栉江珧幼虫上浮粘连现象,分别研究了不同催产方法对受精率和胚胎发育的效果,不同培育密度和培育方式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阴干4 h后用升温3℃的次氯酸钠中和海水,可诱导亲贝大量排放精卵。并且对卵子受精及胚胎发育影响较小。幼虫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幼虫最适培育密度为1 ind/ml,在降低幼虫培育密度的同时,在培育池内安装造浪泵,使培育水体流动起来,能够有效减少幼虫的相互粘连提高幼虫的成活率。
【关键词】栉江珧  催产  胚胎发育  幼虫培育  上浮粘连
【基金】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项目(13-4-1-60-hy); 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L2013-3)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