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秦巴山区玉米种植及其影响
2015-02-04分类号:S513
【部门】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摘要】清中期,玉米作为一种新粮食作物,在秦巴山区的引进和广泛种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原有的生产与生活模式。玉米以其环境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等优点,吸引了更多外来移民来此垦种,使秦巴山区民众的生活状况得到了较大改观,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打破了这一地区的封闭状态。但因人口过度增长所产生的粮食压力,又使秦巴山区遭到破坏性开垦,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清代 秦巴山区 玉米种植 地方社会 生态环境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明清陕南的人口流动与地方社会治理关系研究”(14JK1118); 陕西理工学院人才启动项目“明清关中的寺庙与地方社会”(SLGQD13-34)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