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亚热带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氮素矿化的影响
2015-03-15分类号:S154.3;S141.4
【部门】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生态系统过程重点实验室
【摘要】通过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添加水稻秸秆及由此热解产生的生物质炭,分析亚热带典型旱地土和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及氮素矿化的变化动态,探讨添加不同处理方式的水稻秸秆对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35 d后,与对照(CK)相比,添加生物质炭处理,旱地土MBC、MBN、矿化氮量分别增加了34.6%、163.1%和6.4%;水稻土MBC没有明显差异,MBN和矿化氮量分别增加23.0%和15.1%。添加秸秆处理,旱地土MBC、MBN分别增加了90.4%和203.8%,矿化氮量却减少了22.2%;水稻土MBC、MBN、矿化氮量分别增加了13.4%、19.9%和7.3%。研...
【关键词】生物质炭 秸秆 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生物量氮 铵态氮 硝态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86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13BAD11B02)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现代化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