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寿平隐逸特性对绘画“逸格”的诠释
2015-04-28分类号:J205
【部门】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摘要】清初画家恽寿平在绘画理论与绘画创作中对于"逸格"的理解,在黄休复"得之自然""笔简形具"的基础上,融入了他的遗民情结。他选择用简淡的笔墨、自然的物象、"摄情"的手法隐性地表达出明清鼎革之际的家仇国恨以及画家内心深处的悲苦与无奈。同时,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恽寿平在绘画中又超越了世俗利害得失,通过简淡的笔墨、荒寒的意境表现他的宇宙情思与对人生的思考,以实现对"道"的观照。
【关键词】隐逸 逸格 得之自然 笔简形具
【基金】2013年宿州学院一般科研项目(人文社科类)(2013yyb25)
【所属期刊栏目】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