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应有新思维:类型论·时空论·适应论
2015-10-25分类号:G521
【部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摘要】屡次发生的留守儿童事件让社会不得不反思以往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应有新思维,由主体论转向类型论、时空论和适应论。留守儿童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类型论要求关爱留守儿童要回到教育现场,回归经验和常识,为政策制定和社会行动提供准确定位。时空论包含可及性和便利性两种要素,只有让儿童始终生活在监护人的可控范围内,提供及时和便利的照顾,才能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留守儿童关爱需讲究策略,清楚认识到留守儿童目前的状况,主动适应和满足儿童的真正需要。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新思维 类型论 时空论 适应论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研究”(2014B4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研究”(2014M55016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机制研究”(13JZD043)的部分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