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低端民办学校的发展困境与发展能力建设
2015-08-25分类号:G522.72
【部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为满足城镇化背景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需求,大量低端民办学校应运而生。长期以来,低端民办学校面临生源素质起点低与不稳定、师资选拔标准低与高流动以及资源来源不稳定且持有量少等发展困境。但与此同时,未来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存在的大量学龄人口、国家民办教育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对低端民办学校所持的心态也为低端民办学校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空间。为更好地促进低端民办学校的发展,应该使学校在合理发展能力提升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外部支持条件,主动提升校长的办学能力,提高教师岗位吸引力,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增加低端民办学校自身发展能力。对于违反办学要求底线的学校,管理部门应采取必要的退出措施。
【关键词】城镇化 低端民办学校 发展困境 发展空间 发展能力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机制研究”(13JZD043)的部分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