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制度变迁与农村隐性失业

1998-02-15分类号:F323.6

【作者】陆铭
【部门】
【摘要】自七十年代末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下简称承包制)的广泛实施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大力发展,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迅速提高,同时,农村的隐性失业现象也得以缓解。在我国已有的有关农村隐性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中,基本上将隐性失业等同于剩余劳动力(或称零值劳动力),并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减少农村隐性失业的主要途径,这一做法可以追溯到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的研究(Lewis,1954)。毋庸置疑,将隐性失业概念简化为剩余劳动力的概念,的确有助于说明象农村剩余劳动人口转移这样的问题,但却无助于说明我国农村制度变迁对隐性失业变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  人口转移  收入水平  劳动供给  离土不离乡  发展经济学家  劳动投入  生产函数  边际替代率  效用最大化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经济文汇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