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储蓄对中国经常项目的影响
2015-03-15分类号:F832.22;F832.6;F224
【部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摘要】作为一国经济外部均衡的集中体现,经常项目反映了国内储蓄与投资的差额,对经常项目的解释也就是对储蓄投资差额的解释。由于储蓄本质上是居民跨期选择的结果,故根据跨期选择理论研究储蓄动机是理解经常项目的重要环节。笔者基于消费者跨期最优分析,建立了包含预防性储蓄变量的经常项目现值模型。模型将经常项目形成分解为预防性储蓄、平滑消费、倾斜消费和新息四个来源。来自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检验的结果表明,尽管预防性储蓄对经常项目的贡献在不同的风险规避量下和不同的年度会有较大差别,但在5%的利率假设下,这一指标基本集中在30%~50%,这表明预防性储蓄是中国经常项目形成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
【关键词】经常项目 预防性储蓄 消费平滑 现值模型
【基金】上海外国语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我国长期贸易顺差的成因与影响研究”(基金项目编号:KX171214)
【所属期刊栏目】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