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立的经济学逻辑——基于国际公共品的视角
2015-05-15分类号:F831.2
【部门】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
【摘要】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集体行动的结果,其产生的收益具有跨国公共性,能够为金砖各国所共享,因此在经济学本质上属于国际公共品。然而,国际公共品的非排他属性意味着在成立过程中,金砖各国可能因参与激励不足而产生"搭便车"倾向和机会主义行为,陷入集体行动困境。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实践表明,这一困境并非不可克服。金砖国家在弥补基础设施融资不足、实现外汇储备盈利以及促进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上的共同利益,为其设立开发银行奠定了前提基础,促使各国为此展开"讨价还价";在"讨价还价"博弈过程中建立的成本分担制度和收益分享制度通过重塑各国所面临的成本—收益结构,增强合作激励,最终将非合作博弈转化为合作博弈,...
【关键词】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国际公共品 集体行动 利益博弈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财税机制与制度研究”(项目编码:13&ZD031)
【所属期刊栏目】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