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抗战时期货币伪造诸象之多维社会成因

分类号:F822.9

【作者】徐德莉  
【部门】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政策的过程中,体现了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的渗透与反渗透、中国政府与外国势力之间的利益博弈,由于法币的汇兑本位制的异化和货币发行控制权的异位,导致流通于中国市面的货币种类繁多,使得货币行使其流通手段时相互抵制,导致法币在流通领域里出现堵塞之异象,从另一视角诠释货币伪造现象产生的多重社会究因。
【关键词】抗战时期  伪造货币  国民政府
【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伪造之风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以湖南为例”(13YJCZH211); 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西南地区货币伪造现象的历史考察研究”(2013YBLS116); 重庆工商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抗战时期伪造现象的历史考察”(1351015)
【所属期刊栏目】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