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绩效的动态演化、地区差距与成因识别——基于一种新型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变动指标
分类号:F426.2
【部门】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摘要】基于"全要素"与"产出多样性"双重约束,提出一种新型的生态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变动指标,从静态和动态的双重视角出发,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区域能源绩效。研究发现:我国能源尚未实现由低效率向高效率的转型,呈现"上升—下降—下降—回升"的演进态势;能源效率的总体差距趋于加大,地区间和地区内均不存在收敛现象,区域间差距和西部地区内部差距是主要贡献因素;忽略非合意产出将导致全要素能源生产率指标被高估,尤其是能源使用技术进步率的高估现象更为明显;我国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实现累积性增长,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能源效率并未出现"追赶效应";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由"不平衡导向"向"协调导向"转变,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并未出现"协调...
【关键词】能源生产率变动指标 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 空间差异 动态演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效率—生态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与提升路径研究”(7110309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与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管理世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