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流通质量信用成本分析与实证
2013-03-23分类号:F326.6;F224
【部门】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农产品流通需求主体的质量检验严格程度、检验水平和惩罚力度是供给主体选择质量投机行为的主要因素,供给主体通过获得这些信息进行质量安全投入决策。供给主体较高的质量投入,会使得需求主体降低质量监测成本,转而提高流通技术和流通能力,同时,整个流通体系的交易成本降低、流通水平得以提升;反之,供给主体较低的质量投入,会使得需求主体提高质量监测成本,转而降低流通技术和流通能力,进而形成整体水平偏低的流通体系。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投入、保证流通上下游主体的信息交互,是提升农产品流通体系整体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 流通 质量信用 成本
【基金】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业产业工程集成技术与模式研究子课题——淡水活鱼流通信息集成技术与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0903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粮食安全的东北地区养殖业与粮食生产良性竞协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173035);;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协同关系研究”(项目编号:GZ11D207)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流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