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偏向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关系探究—基于省级数据的测算分析
2015-01-30分类号:F249.2;F124.3
【部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CES生产函数的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并使用我国29个省市1990-201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的劳动收入份额不断下降,劳动与资本的要素替代弹性基本处于0到1之间,并且要素替代弹性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在生产过程中各省的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速率均大于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速率,属于资本使用型技术进步偏向。对于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大部分沿海省份的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小于0,而内陆地区则普遍大于0。基于测算结果,各地区应当加快利率市场化、财税体制改革,控制房市股市投机,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的步伐。
【关键词】技术进步偏向 要素替代弹性 劳动收入份额 劳动效率 资本效率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商业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