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要素禀赋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2013-02-01分类号:F124;F224
【部门】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传统经济学认为,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空间分布差异是产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新经济地理学将区域差异的产生归结于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认为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将形成中心—外围空间经济结构。以多地区自由资本模型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表明,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于要素禀赋质量以及新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市场规模因素,虽然要素禀赋数量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毕竟不起主要作用。由此,要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主要在于扩大落后地区的市场规模与提高要素禀赋质量。
【关键词】市场规模 要素禀赋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基金】国家民委项目“对口支援与培育西部民族地区内生增长能力的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2012-GM-043);;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1XWD-S0202)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