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贸易摩擦特征及趋势——基于战略性大宗商品视角
2011-07-15分类号:F752.02
【部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商务部
【摘要】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贸易保护是损人不利己的,引发的贸易战争更有可能把世界经济拖入衰退,而近段时间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展开了频繁的反倾销、反垄断调查,从早先的纺织品到最近的轮胎、钢管、钢绞线、紫铜管,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战略性大宗商品的制成品。文章从战略性大宗商品角度对此进行分析,认为西方国家在贸易保护的同时,利用其控制战略性大宗商品定价权推高基础资源价格,从而削弱出口国产业竞争力,来保护国内产业及弥补贸易保护带来的福利损失,并通过对棉花价格的实证研究证明这一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近阶段钢管、钢绞线、紫铜管贸易争端缘由及趋势。
【关键词】贸易摩擦 大宗商品 全球竞争力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226);;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1201);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09ZS188);; 2009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09BJB007);;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及上海对外贸易学院085工程项目“大宗商品国际金融衍生工具规则与定价权问题研究: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角度”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商务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