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饮鸩止渴”了吗——基于中国地级市的时空动态空间面板分析
2015-02-05分类号:X321
【部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提出碳生产力变化的六重分解法,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研究未来中国消减碳强度的路径选择。主要结论有:1980-2008年技术进步与资本累积推动了OECD国家碳生产力的增长,影响中国碳生产力增长的首要因素是源于技术效率的改进,其次是技术进步;偏向于重化工业的资本累积不利于碳生产力的增长,持续有效地改进技术效率和推动技术进步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环境技术差距,应当成为未来中国消减碳强度的主要政策着力点;实证检验表明,优化能源结构、开展国际贸易以及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对提升环境技术水平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碳生产力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资本累积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面板数据的线性/非线性结构VAR模型与我国财政政策的城乡效应和区域效应研究”(70971050);;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动态面板模型的平滑转移机制及其对我国能源效率分析的应用”(08JC790043)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家
文献传递